欢迎来到bwin中国官网现在时间是:
访问旧版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本科生教育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之五——环境生态工程
发布人:庞湃发布时间:2019-07-18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Curriculum for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Environmen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教育部门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所发生变化的过程、退化机理、影响评估以及生态系统保育及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生态学学科思维、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方法与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保育生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科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效应分析的方法,生态规划、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以及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使用的常规技术;

3.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较强实验和野外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相关工作的能力;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其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6.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初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制:4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五、核心课程

生态学基础、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生态规划与设计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至少修满159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40.5,实践教学环节学分18.5

七、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要求,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有效支撑专业培养要求,增强各培养环节的针对性,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描述、可测量、可区分、可评价、可达成”,特制订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培养标准

     (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实现途径

课程设置

其他(如教学方式、

技能竞赛等)

标准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

1.1良好的职业道德、法治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

1.2 良好的政治素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新闻联播、时事讲坛、社会实践

标准2: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学艺术修养、人际交往和管理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审美类通识教育课程

课外阅读人文典籍、聆听狮子山讲坛、参加校内外社交活动

标准3: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养和国防意识

军事训练、基础体育、体育俱乐部项目

早操、体育竞技、课余锻炼、体育俱乐部活动

标准4: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表达能力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毕业论文

英语竞赛、专业课英语词汇、自学等

标准5:具备一定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5.1数学、物理、化学基础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有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物理

数模竞赛、SRF数据处理等

5.2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地理学、地质与地貌学、植物学基础、微生物学基础

5.3计算机科学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计算机等级考试、日常应用

标准6: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

6.1测量与制图类

地图学、地图学实验、环境工程制图、环境工程CAD、测量学B、数字图像处理

互联网专业论坛交流

6.2规划与评价类

生态规划与设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B、环境工程概预算

标准7: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

生态学基础、环境工程学、生态研究法、环境管理学、环境监测、景观生态学B


标准8:掌握扎实的生态知识和工程实验技能

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研究法实验、环境工程制图实践、环境工程实验

SRF等科研训练

标准9:掌握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与技术

9.1 基础理论类

环境工程学、生态学基础、微生物生态学基础、清洁生产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A

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

9.2 环境生态实用技术类

生态研究法、环境生态工程、生态修复工程、资源调查与评价

标准10:具备较强的生态工程设计和生态规划的能力

10.1 污染控制类

污染生态学、生态毒理学、水污染控制工程

10.2 设计类

生态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学A

标准11: 具备生态因子效应分析、生态污染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能力

11.1 生态修复类

生态修复工程、污染环境生物修复

农村社会调研、SRF等训练

11.2 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类

环境土壤学、生态修复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恢复生态学

标准12: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创新

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

标准13:具有创新意识和进行研究、开发新工艺设备的初步能力

课程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交流等课外学分

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参加竞赛活动


八、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

1.文理基础课程 72.5学分

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公共外语课程、数理化计算机课程和体育课程组成,设立六大模块:理想信念与人生价值、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创新创业与社会发展。

2. 学院平台课 18 学分

其中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两门课程(含实验)必选一门,微生物学基础和植物学基础两门课程必选一门,共计18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 17学分

4.专业核心课程 17学分

5.专业特色课程  16学分

6.实践教学环节 18.5学分

7. 其他

形势与政策 2学分,其中“形势与政策(一)”为理论课,1学分,“形势与政策(二)”为实践课,1学分。不计入总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