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实习是学子们脱离书本与象牙塔、走向田间与社会的必然途径。为增强对行业的认识、了解身边农业状况,7月18日至28日,我们农资1701班的郭志鸿、杜朝晖、黄馨萱、彭睿、徐钢、俞奕中六位同学组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暑期实习小组进入各地农村展开暑期调研。
疫情并不能阻止学习的脚步,除郭志鸿在湖北凯龙楚兴化工集团进行企业实习外,其余组员采用线下调查和线上讨论汇总的方式,顺利完成了“三农”基本情况及肥料供应的调研任务。
黄馨萱在黄骅市冬枣园调研时,采访了正在园内的农民,说道:“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种枣树能挣钱,跟打工差不多,时间还比较自由。”也发现了当地农民从事的传统农业收入很低,而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问题。杜朝晖来到山东衮州农业科技园考察。在科技园于主任的带领下,杜朝晖大致参观了科技园的智能温室和光伏大棚。然而于主任却对他说,这里的农科园落后了,十公里之外新建的农科园较为先进。杜朝晖不得不感慨技术的进步之快。
徐钢调研的农资店所在的城市为重庆开州,交通不便成为了其发展的限制因素,但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药材的生长,较粮食作物相比,当地农民更多依靠种植黄连获得收入。同时发现,在售卖化肥的店铺中,小规模店铺大多只有尿素、复合肥等普遍施用的化肥,其原因在于这几种化肥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再者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徐钢就农资店的肥料出售上得出目前的农资市场还有巨大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高端的、新型的化肥推广仍具有较大难度。
在这样特殊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实习模式中,小组成员均有不同的感悟。俞奕中说:“本次暑期实习带给了自己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也切身感触到了参与农业的不论是老师、管理层还是农民,都是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彭睿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实地进入各大农资店了解肥料销售情况、进入村子对三农问题访谈、进入华强化工集团参观学习肥料加工技术,都让自己学习到了更为丰富的肥料知识。”
文字记者:黄馨萱 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