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9日讯 破茧成蝶,金蝉脱壳。自然界中许多昆虫一生中会变化多种形态,去适应自然环境。29日,来自武汉三镇的18组亲子家庭齐聚沙湖公园鹭园(D区)生态岛,在自然导师何星毅、黄俊铭、 李祎明、刘宇澳、王若婵(biwn必赢网址绿色协会)带领下,揭开昆虫的进化面纱,破解昆虫“变态”之谜。
同学们观察柳树上的食蚜蝇咬痕。 记者许魏巍摄
变态是生物生长导致身体结构的变化,昆虫中有80%都是完全变态的发育方式,会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独角仙也是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昆虫。
“看,这是独角仙的蛹。”何星毅向同学们展示盒中蠕动的蛹,只见一个肉色的巨大虫蛹正在努力转动尾部。“三周后,虫蛹会羽化为成虫,从柔软的蛹进化出坚硬的甲壳和霸气的角。”在另一个盒子中,巨大的独角仙正晃动着头上的角。
蝴蝶幼虫时呈鸟类排泄物拟态。 记者许魏巍摄
沙湖边,同学们发现了某种碧凤蝶的幼虫,青绿白色相间的身体远远看去仿佛鸟类粪便。“幼虫时青凤蝶迷惑鸟类,但长至4—6厘米时,它会变成蛇一般的形态,吐着信子迷惑鸟类。”何星毅说。昆虫的变态发育有很多解释,其中一种和环境有关。由于不同季节、不同气温湿度,昆虫通过变态发育在不同季节获得不同技能,以便更好的适应环境。
同学们观察独角仙的蛹。 记者许魏巍摄
就读于武汉大学附属小学的李语泽对昆虫十分感兴趣,她说,昆虫十分可爱,独角仙的蛹摸起来仿佛QQ糖一样,但是在野外碰到昆虫后,观察后要放回自然,因为它们也要回家。
下一篇:世界环境日倡议:共建清洁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