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我们2024届学士学位论文公开示范答辩在三教A103、A105教室如期举行。通过学生自愿申请、指导老师推荐、学院筛选来自七个专业和方向的12位同学成功入选,本次示范答辩共分两组,邀请到6位专任教师参与评审,两百余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前来观摩学习。
答辩伊始,副院长石磊教授代表答辩评委老师对参与公开示范答辩的同学表示鼓励,热情欢迎观摩的师生,同时就答辩的注意事项做详细说明。随后,同学们依次登台汇报,内容涵盖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实验过程、结论和创新点,以及个人在研究中的成长收获等方面。汇报结束后,评委老师围绕选题意义、写作安排、逻辑构建、专业能力、学术规范等方面展开提问,严格按照学校学士学位论文工作文件的要求,开展答辩工作。
农资2001班的冯孟熙以“富砷蜈蚣草改性生物炭对水体中砷的可再生高效去除”为题进行了汇报。他采用富砷蜈蚣草为原料,以 FeCl3为改性剂,制备了共沉淀铁改性生物炭(Fe-BC300 和 Fe-BC500)。通过比较改性前后生物炭中有效态 As 的含量,评估其环境风险。冯同学还将 Fe-BC 用于水体 As 污染修复,并通过FT-IR、XRD 和 XPS 等技术对吸附前后的生物炭进行表征,揭示了 Fe-BC 吸附 As 的机制,为蜈蚣草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环生2002班的严婉莹通过Meta分析等方法,对全球范围内有机肥施用下耕地土壤pH变化的数据进行研究。揭示了不同有机肥类型、环境条件和耕作管理对土壤pH的影响,构建了混合效应模型,评估每个环境条件和耕作管理措施对土壤pH变化的贡献,最终评估了最优有机肥管理下土壤pH值的相对提升大小。
环科2001班的翟广毅以“国际农产品贸易隐含的环境不平等关系:以土壤侵蚀为例”为题展开研究。他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经济活动如何驱动耕地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为构建基于公平贸易的耕地土壤侵蚀全球治理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
环生2001班的汪涵聚焦于富硒地区土壤中的“硒镉伴生”现象,探究了铜绿假单胞菌对油菜植株富硒降镉的促进作用及其对油菜根部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为开发作物微生物强化富硒降镉技术提供思路。
地信2001班的彭丹颖以气象因素为出发点,结合下垫面土壤、植被等因素,通过文献计量法确定我国三种主要侵蚀类型的发生条件,并探索了其变化趋势,为未来我国土壤侵蚀的防治提供了更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来自环工类2303班的俞文杰表示:“此次公开示范答辩,让我感受到了科研的严谨性。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中,我要向学长学姐们学习,以更加积极严谨的态度投入到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中。"
答辩最后,评委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充分准备和优秀表现。副院长石磊教授重点强调了学士学位论文格式撰写要求,并鼓励同学们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论文内容,不断优化毕业论文(设计),为大学生涯画上圆满句号。学院也将继续保持每年公开示范答辩的传统,为本科生顺利毕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文字记者:王一涵
图片记者:艾力·斯迪克 王一涵 刘玲
审核人:刘玲